台灣漫畫大師鄭問剛於前幾天突然病逝,終年58歲,是台灣文化界、漫畫迷的損失,也是近一兩個月內,繼王澤,上官小强之後,第三位離世的知名漫畫家,特意額外增加了本篇來紀念鄭問大師....
鄭問是台灣唯一的漫畫家其大部份作品都有在香港及日本兩大漫畫市場發售,漫畫成就被高度肯定。
鄭問也是擅長畫歷史故事及歷史人物的表表者,首位以彩墨水墨畫漫畫、鄭問之後,馬榮成,李志清,馮志明等香港漫畫家作品才逐漸運用水墨技法。
這套三國誌,其實是由日本編寫在日本出版的中國歷史故事小說,同時以"鄭問之三國誌"之名發行電玩遊戲,本書封面及插圖請鄭問負責,在香港並無發售,所以這三本在香港甚為少見,但即為了鄭大師封面和一些插圖,也值得花些時間去尋找收藏了,也以這套書來紀念鄭大師!
<<鄭問之三國誌>>,1999年日本出版,全套三本。
除此書之外,也一路有介紹鄭問的作品,這篇也重温一些曾在本谷介紹過的鄭問漫畫,將來這裡也會繼續介紹鄭大師更多平生作品。
2017年3月30日 星期四
2017年3月27日 星期一
東周英雄傳。鄭問
<<東周英雄傳>>又是台灣國寶級漫畫大師鄭問代表作之一,或者該這麽說:被日本稱為是"亞洲至寶"的鄭問,1990年受邀畫了這套<<東周英雄傳>>,在全日本發行,同年並獲日本漫畫家協會頒發了"優秀賞",是該獎項20年來首個奪得的非日本漫畫家。
<<東周英雄傳>>以水墨技法繪畫東周名人事蹟與歷史故事。包括孔子,信陵君,西施,秦穆公,秦始皇,屈原等等歷史名人故事,此書除在台灣出版,日本出版外,香港版權則是自由人出版取得,全套3本,1990年出版。
<<東周英雄傳>>以水墨技法繪畫東周名人事蹟與歷史故事。包括孔子,信陵君,西施,秦穆公,秦始皇,屈原等等歷史名人故事,此書除在台灣出版,日本出版外,香港版權則是自由人出版取得,全套3本,1990年出版。
2017年3月24日 星期五
名人漫畫雜。許景琛,牛佬,司徒劍僑,葉明發,鄭問
名人漫畫,這是香港漫畫雜part 26,岳飛、葉問、秋瑾、秦始皇、九紋龍....其實我真是很想每套作品單開獨立一篇作詳細些介紹,這裡每套書也值得起獨立介紹有餘,當中<<葉問>>及<<秋瑾>>兩書,請了冼國林師父作顧問,真是誠意十足,無奈在下時間有限,且尚有太多漫畫作品在排,這些較新較近期的唯有集中在一篇出吧。
岳飛列傳,許景琛,天行社2001年出版,全套lO本。
秋瑾,陳繼榮,玉皇朝2011年出版,全套2本。
萬歲,鄭問,東立1998年出版,一集完。
葉問前傳,牛佬,龐重輝,玉皇朝2010年出版,全套2O集。
千秋一帝秦始皇,牛佬,韋研,瑞新集團2011年出版,全套13集。
九紋龍,葉明發,彩業1999年出版,全4集。
岳飛列傳,許景琛,天行社2001年出版,全套lO本。
秋瑾,陳繼榮,玉皇朝2011年出版,全套2本。
萬歲,鄭問,東立1998年出版,一集完。
葉問前傳,牛佬,龐重輝,玉皇朝2010年出版,全套2O集。
千秋一帝秦始皇,牛佬,韋研,瑞新集團2011年出版,全套13集。
九紋龍,葉明發,彩業1999年出版,全4集。
2017年3月21日 星期二
李小龍絕世經典,動畫雙節棍。崔成安
崔成安是目前畫李小龍最多的畫家,擁有多本李小龍畫集,本本皆屬珍藏級!而在下就比較偏愛以下這本<<李小龍絶世經典>>,這本畫集全部以Q版李小龍畫像為主,每幅極為得意生動,而神態樣貌又活靈活現,當今除崔大師之外,沒幾人做到了。
另一本<<動畫雙節棍>>則是寫實的李小龍畫集,特別的是附送的一本"李小龍動畫拍紙薄",將拍紙薄快揭就形成動畫李小龍耍雙節棍效果。兩本皆是非常特別的李小龍產品,而且每本產量不多於500本。
另一本<<動畫雙節棍>>則是寫實的李小龍畫集,特別的是附送的一本"李小龍動畫拍紙薄",將拍紙薄快揭就形成動畫李小龍耍雙節棍效果。兩本皆是非常特別的李小龍產品,而且每本產量不多於500本。
2017年3月18日 星期六
中國豪俠傳。李志清
李志清最近頻頻出金庸作品畫集,我們回顧一下他這本早年的歷史名將畫集吧!
<<中國豪俠傳>>是李志清一本歷史名將畫集加短篇作品,原來都己出了20年,內有好多彩圖插畫,又有"干將莫邪","南霽雲"兩段短篇,是一本很值得收藏的作品。
<<中國豪俠傳>>,1996年,文化傳信有限公司。
<<中國豪俠傳>>是李志清一本歷史名將畫集加短篇作品,原來都己出了20年,內有好多彩圖插畫,又有"干將莫邪","南霽雲"兩段短篇,是一本很值得收藏的作品。
<<中國豪俠傳>>,1996年,文化傳信有限公司。
2017年3月15日 星期三
張天師傳奇。李高,黃偉建
張天師即張道陵,創立道教門派之一,以張天師為主角的漫畫似乎是絕無僅有了....
這部<<張天師傳奇>>是90年代初,李高夥拍畫<<俠骨神鑑>>黃偉建的自資作品,本書特别的是全電腦製作和繪畫,不過二十多三十年前的電腦繪畫與製作水準實在太初級,但這本書就見證了香港最初全電腦製作繪畫漫畫的例子,甚有收藏價值。這本書只是出了這序章、人物介紹篇便沒有了下文,當中可能只有兩位作者才知發生了什麼事吧!
這部<<張天師傳奇>>是90年代初,李高夥拍畫<<俠骨神鑑>>黃偉建的自資作品,本書特别的是全電腦製作和繪畫,不過二十多三十年前的電腦繪畫與製作水準實在太初級,但這本書就見證了香港最初全電腦製作繪畫漫畫的例子,甚有收藏價值。這本書只是出了這序章、人物介紹篇便沒有了下文,當中可能只有兩位作者才知發生了什麼事吧!
2017年3月12日 星期日
李小龍(珍藏本)。上官小寶
名人漫畫,不能不提上官小寶1973年所創作的李小龍,這套港漫長達1600集,連載出版歷時數十年,是最長壽港漫之一,不過這次先介紹的不是原裝版本,而是這套修訂珍藏版,
這套由原作者上官小寶親自修訂,鄺氏出版的,將四五集內容合訂為一集,總共出版了55本(大概該是得55本吧,雖然55期預告有新一輯故事,但從未見過有56期出版)。
由於原版最初印製的是直度版、中期改為橫度版、然後有幾期轉直版、之後又橫版、後期又改回全直版,所以這套修訂本也跟隨原著,先直版後橫版,再改回直版,形成了一套直橫直橫交錯印製的有趣的情况....
而這套再版書其實也出得七零八落,支離破碎,第一册故事,其實是由原著的第27期故事開始,再版到原著故事233集時,又直接跳到了451集故事,原因是小寶在這段時期過檔的漫畫公司拿不到版權,所以234集-450集無法再版推出,故要看完整的李小龍只能看回舊版。不過這套合訂本因為屬經典港漫、出版量少、好多散本都己賣返內地及東南亞,現時要儲返齊己好有難度了,該屬於近年最難齊套的港漫合訂本吧。
我想有大部份儲有原著舊版的不會再買這套不完全的新修版本了,不過盡管如此,我還是要收藏了這套再版書,原因是因為原著第59集開始轉為全彩色印刷,而這套再版卻是全黑白印刷,彩色與黑白各有不同味道,經典港漫該儲齊彩色版及黑白版兩個版本,這就是我要收藏這套再版唯一原因了。
這套由原作者上官小寶親自修訂,鄺氏出版的,將四五集內容合訂為一集,總共出版了55本(大概該是得55本吧,雖然55期預告有新一輯故事,但從未見過有56期出版)。
由於原版最初印製的是直度版、中期改為橫度版、然後有幾期轉直版、之後又橫版、後期又改回全直版,所以這套修訂本也跟隨原著,先直版後橫版,再改回直版,形成了一套直橫直橫交錯印製的有趣的情况....
而這套再版書其實也出得七零八落,支離破碎,第一册故事,其實是由原著的第27期故事開始,再版到原著故事233集時,又直接跳到了451集故事,原因是小寶在這段時期過檔的漫畫公司拿不到版權,所以234集-450集無法再版推出,故要看完整的李小龍只能看回舊版。不過這套合訂本因為屬經典港漫、出版量少、好多散本都己賣返內地及東南亞,現時要儲返齊己好有難度了,該屬於近年最難齊套的港漫合訂本吧。
我想有大部份儲有原著舊版的不會再買這套不完全的新修版本了,不過盡管如此,我還是要收藏了這套再版書,原因是因為原著第59集開始轉為全彩色印刷,而這套再版卻是全黑白印刷,彩色與黑白各有不同味道,經典港漫該儲齊彩色版及黑白版兩個版本,這就是我要收藏這套再版唯一原因了。
2017年3月9日 星期四
孫子兵法、孫子攻略。李志清
數當今畫歷史名人漫畫,李志清是最多的,也唯有他畫這類題材才有一定的市場支持度,其他人都不敢貿然冒險,這也真是個奇怪現象。李志清畫古裝人物有其獨特味道,也難怪他可以被金庸先生看中成為新一版金庸小說的插圖家,最近見他在"金庸館"做導賞員啊!
<<孫子兵法>>在1997年出版,當年只出到四本便停刋,相隔幾年後又重新出版,改名為<<孫子攻略>>,封面也重新再畫,完整地出齊十本。故此書分為兩個版:<<孫子兵法>>,1997年,文化傳信,四本。<<孫子攻略>>,2002年,文化傳信,全套十本。此書亦在日本全國出版。
<<孫子兵法>>在1997年出版,當年只出到四本便停刋,相隔幾年後又重新出版,改名為<<孫子攻略>>,封面也重新再畫,完整地出齊十本。故此書分為兩個版:<<孫子兵法>>,1997年,文化傳信,四本。<<孫子攻略>>,2002年,文化傳信,全套十本。此書亦在日本全國出版。
2017年3月6日 星期一
蘇小妹三難新郎。伍寄萍
伍寄萍這本<<蘇小妹三難新郎>>70年代名人港漫,除了故事之外,他筆下的人物服飾也甚為講究,當年畫公仔而人物服飾又如此注重的很少有,令整本書充滿了民間傳奇風味,將讀者真正的帶入古代的感覺,只是買這份心機己值回票價了!
2017年3月3日 星期五
唐龍。馬榮成,馮志明
馬榮成,馮志明早年合作的這本<<唐龍>>,好明顯是畫李小龍吧。"唐龍"也好像是李小龍在某套電影中的一個名字吧!
這本書是為了開拓台灣及海外市場而出,所以此書在香港發行量應該甚少,大約是80年代初出版。台版是分開為兩本的,港版則合而為一,故港版封面還保留了1字,此書馬榮成畫上半部,馮志明則負責下半部,一本書能夠同時欣賞到兩位80年代初最出色的主筆作品,只此一本。
這本書是為了開拓台灣及海外市場而出,所以此書在香港發行量應該甚少,大約是80年代初出版。台版是分開為兩本的,港版則合而為一,故港版封面還保留了1字,此書馬榮成畫上半部,馮志明則負責下半部,一本書能夠同時欣賞到兩位80年代初最出色的主筆作品,只此一本。
訂閱:
文章 (Atom)